硝烟中的启程-《明末隐龙》
第(2/3)页
周铁匠猛地挺直腰板,之前的纠结早已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。他拱手应道:“请大人放心!属下明日便开工,三个月内,定给大人拿出合格的炮身小样!”
“赵师傅!” 林宇的目光转向负责枪管的王师傅(注:原文 “赵师傅” 应为笔误,结合前文统一为 “王师傅”),“枪管与膛线,依旧是你的战场!但这次‘雷霆铳’的长管,精度要求更胜以往 —— 枪管内壁的误差不能超过半毫,膛线的螺旋角度必须分毫不差!”
他拿起一根细钢条,比划着枪管的长度:“你让人先打造十根一尺长的枪管毛坯,用新磨的膛线刀一点点钻刻,每钻一寸,就用千分尺量一次;钻完后,用铅弹试射,记录下每根枪管的弹丸旋转速度、弹道偏差 —— 选出偏差最小的那根,作为后续量产的标准!”
“还有燧发枪机的核心部件!” 林宇补充道,“枪机的齿轮、卡榫、簧 片,都要你亲自盯着做 —— 齿轮的齿距要用游标卡尺校准,簧 片的弹力要经过百次压缩试验,确保扣动扳机时,力道刚好能让燧石轮旋转两百圈以上!精密度是这枪机的命脉,不容有失!”
王师傅攥紧了手里的细钢钻,眼神里满是斗志:“属下明白!枪管和枪机,定不会让大人失望!”
“布兰登先生!” 林宇转向西洋顾问,语气里带着尊重与期待,“新火药配比、颗粒化工艺,以及那金属底火的奥秘,就仰仗您和火药坊的诸位了!”
他指着图纸上的火药配方:“您之前提的颗粒化火药,先用五十斤火药试验 —— 分别加入五斤、十斤、十五斤的水,制成不同大小的颗粒,晒干后试爆,记录下每种颗粒的燃烧速度、爆发力;金属底火则分两组试验,一组用铜片,一组用铁片,里面的引火药按硝七硫二炭一、硝六硫二炭二两种比例混合,测试哪种底火的点火率最高、防潮性最好!”
他特意强调:“安全第一,所有试验都要在防爆的石屋里进行,远离工坊;但威力也必须突破 —— 新火药的爆发力,至少要比旧火药强五成,底火的点火率要达到百分之百!”
布兰登眼中闪过一丝兴奋,他躬身应道:“请大人放心,我会带着火药坊的工匠们全力以赴,一周内给出初步试验数据!”
“叶梦珠!” 最后,林宇看向一直沉默记录的技术核心,她手里的记录板早已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。“你统筹全局,协调各工坊的进度 —— 每天汇总周老、王师傅、布兰登先生的试验数据,制成表格,标注出问题与解决方案;遇到跨工坊的难题,比如炮身复合的应力计算、燧发机构的联动设计,你要牵头组织讨论,拿出最优方案!”
他走到叶梦珠身边,递过一张空白的进度表:“这张表上,我标好了每个环节的截止日期,你要盯着 —— 哪个环节落后了,就及时告诉我;哪个环节需要支援,就协调其他工坊帮忙!我要的不是‘尽力’,是‘按时按质’!”
叶梦珠接过进度表,指尖划过上面的日期,语气坚定:“请大人放心,属下定能协调好各工坊,确保进度不落后!”
一道道指令清晰落下,一个个责任明确到人。工坊内原本彷徨的气氛,渐渐被专注取代 —— 老匠人们围拢到图纸前,手指划过冰冷的线条,激烈地讨论着试验方案;年轻学徒们则忙着整理工具,有的去搬铸铁毛坯,有的去准备试验用的火药,有的去打扫试验场地;铁砧旁的火被加了更多的煤,烧得通红,火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,透着前所未有的坚定。
“周老,复合炮身的小样,我能不能跟着学?” 陈小五凑到周铁匠身边,眼神里满是渴望。
“好小子,有志气!明日来工坊,我教你怎么缠熟铁!” 周铁匠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第(2/3)页